Page 192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92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二、“全面”与“衔接”,增强内容适切度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文化意识培养及其体验学习中有着极大影响,教师在学生
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中对于用以文化意识培养及其体验学习的文化内容必须
进一步加强选择的合理性。
(一)强化文化体验内容的全面性
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之内容重在文化,而文化多以文化知识、文化背景、
语言表达为载体呈现在英语教学之中,如英语课本中的文化信息、音视频中的文
化背景等。从文化意识的概念界定来看,文化意识培养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以及
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换言之,文化意识培养必须牢牢把握中外文化及其优秀文化,
这构成文化意识培养的要素。因此,文化意识培养及其体验学习的内容需包括中
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在内,不能因英语学科所学为英语语言,便狭隘地将文化内容
全部定位为外国文化或是英美国家文化,而是要合理把握中外文化二者的相对平
衡。同时,文化意识培养及其体验学习的内容需以优秀文化为主,以此引导学生
在了解与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鉴别文化“精华”与“糟粕”的能
力,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二)强化文化体验内容的衔接性
文化体验内容的衔接性包括文化体验内容与生活的衔接以及文化体验内容与
课堂所学内容的衔接。前者即指用以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的文化内容应与学生
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应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生活性文化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深
入学习与学以致用的基础,譬如教师以中国的春节与欧美国家的圣诞节为文化内
容引导学生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学生有充分的春节经历,且圣诞节在中国的热度
给予学生一定节日氛围体验,因此,学生基于对两个不同节日文化的熟悉感知,
结合教师的文化性内容补充,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对中外文化的
具体感知与领悟;后者即指用以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的文化内容应与随后课堂
所学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以 Book 1 Unit 4 Earthquake 一课为例,能够用所学英
语表达描述中外文化现象、讲述中国故事是文化意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若要设计在正式课堂之前提供一段有关地震的英文纪录片进行教学导入,那么教
师所要引导学生关注的不仅是纪录片大意,还应是地震相关的正确表述,譬如,
如何用英语描述地震发生的经过、地震的级别、地震造成的影响、个体在地震中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