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89

第七章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



             会去那边(非国际班)上课,而且由于签有保密协议,其他老师不能进入课堂旁
             听,所以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上课的,有时候会有去某个地方上课这样
             的……国际班从开始就要注意一些国外的礼仪或者上课的风格,都会提前培养。

             跟外面教育机构不一样,他们(教育机构)更多为了考试,其实很多人去了国外
             是不习惯的,包括上课都不习惯,但这里(国际班)他们从口语、听力等各方面
             早就开始文化渗透了。”
                 由此看来,外教的确能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产生助推力,他们在教学中亦更

             倾向于采取真实情境(外教带学生去实体环境下进行语言教学)的体验学习方式。
             然而,外教资源却只存在于国际班,并未实现此方面文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
             因而在学校教学中缺乏真正全英文教学的资源机会。
                 (六)对反思概括能力培养的忽视

                 核心素养导向背景下的教师应成为实践反思者,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思路、教
             学方式、教学机智、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并基于此对教
             学实践进行完善,从而为学生生命发展负责,推动自身专业发展。事实上,教师
             不仅要使自身成为实践反思者,亦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反思者,促使其提升反思

             概括能力。尤其在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应竭力引导学生进行
             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赶进度”,教师留给学
             生思考的时间远远不够,对于学困生而言便更“吃力”。语法课是培养学生语言
             文化意识的直接课型,语法知识的专业性并不意味着不能采用体验学习,而是更

             强调体验学习的反思性,因而更注重其“思维体验”。可以说,语法课能够给予
             学生反思概括思维的极大空间。以“直接灌输”取代了学生由反思观察、归纳概
             括得出语法规则实际上剥夺了学生体验学习的机会。对此,教师们表示:“语法
             规则或者语言点之类的东西一般都是直接输入给学生的。”“有时候会让学生思

             考,但是学生不一定能够想出来,从例句里面领会到这些语法规则,所以就会花
             很长时间。”阅读类课型亦有此类“直接灌输”现象,譬如回答问题一般能在文
             章中找到答案。语法或其他知识点的直接灌输、问题设置的简化均减少了学生反
             思、归纳概括的培养机会,在这一层面上,教师忽视了反思概括能力对学生自主

             学习以及学习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影响。







                                                                                 ·181·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