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9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予学生充分“输出”的时间与空间。这一“输出”不仅是语言模仿的输出,而是
自由、主动的语言输出,更是思维的输出。因此,学生对文化、体验的“发声”
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中,归纳式教学是思维体验的最佳
途径。以“身体体验”系数较低的语法课为例,语法是语言组织的重要规则,是
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语法教学时,教师应改变“呈现语法规则—
例句感知与英汉互译—举一反三”的演绎式教学,而采用“呈现例句—发现规律—
检验假设—归纳语法”的归纳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虽可能延长语法教学时间,
但由于学生亲自感知了语法规律获得的过程,因而记忆更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将减低此类语法的出错率而节约一定错题讲解时间。而其中教师可通过小组
讨论、研讨、辩论等交流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将对文化知识或现象的看法进行概括
与归纳,让其分享经验,将内在思维外化为语言或行为,以此了解学生对文化现
象的价值判断及其思维过程。与此同时,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表达将会引起思想
摩擦,在生生或师生间的思辨中,学生将形成对文化现象的正确知识。譬如,学
生对于古典音乐与说唱音乐表达出不同喜好的看法,教师则可引导学生说出其理
由,根据学生思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又如,学生对于饮食习惯存在不同偏好,
教师则可设计辩论环节,在学生各方“辩证”后进行对何为健康饮食习惯的总结。
由此,学生基于合作交流活动,借助“输出”的注意功能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
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
(四)学以致用更实用
学以致用所对应的是体验学习过程的主动应用环节,是对所得内涵进行扩大
外延的过程。学生在此环节将抽象概括所得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以检验所学之合
理性与适应性。这一合理性与适应性包括语言与思维两方面。在高中英语教学文
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中,这具体表现为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
之中、是否能在相似或新情境中正确使用英语表达、是否能在与外国人交流时适
应地道表达的使用以及识别与尊重文化差异等。为此,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
提出依托课前活动、英语社团及比赛、高层次输出体验活动等方式推动学以致用
走向实用,以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的实效性。
1. 形式多元的课前表演活动
高一、高二班级几乎都会设置英语课前表演活动,高三则是个别班级在坚持。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