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98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环节的实用性、有效性,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应多围绕“生活”开展中外学
校联谊之类的实践性输出体验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的体验层
次,为学生提供演绎所掌握的文化意识的机会。譬如,与高校合作开展交流活动,
促进外国留学生或外教与高中生的交流学习,使高中生在直接与外国友人对话的
交往中应用所学文化知识、掌握英语的地道发音与表达以及外国文化与思维方式
等。值得注意的是,为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应同
时增加中国文化层面的应用体验。高中生对中国文化亦有较为充分的体验,因而
具备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储备。高中英语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介绍中国文化的输出
体验机会,培养其掌握中国文化的正确英语表达以及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以在学生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之时,为其形成文化认同与自信、培养跨文化交际
能力打下基础。
四、“活动”与“即时”,助推评价实效性
在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中,有效评价的缺位影响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及其
体验学习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文化意识及其体验学习的片面理解。
学生学习中的评价过程应是“激励—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而学
生提高的前提是自身对问题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需进一步提供有效评价以为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提供方向与动力。为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意
识培养的体验学习,有效评价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以体验活动为评价方式
文化意识本身难以量化,且作为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文化意识无法全部纳
入考试内容。在被问及“考试是否涉及 English Pod 课程与典范阅读课程内容”时,
J 老师表示:“这两个课程跟考试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影响很大。考试没有直接
体现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因为它(典范阅读课程)是一个阅读能力的培养,体现
不进去。如果要体现的话就要叫学生去记一些死的东西,但这就对阅读的效果有
影响。学生一天想着要去记这些东西。它本来就属于一个欣赏型的东西。就像平
时看小说一样,本来是无意中学到很多东西的,但是要你去记、要你去背了,那
就不好玩了。”正如 J 老师所说,从长远角度考虑,将文化意识学习内容强制纳
入考试内容,或说将考试作为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方式并不能有效推进文化意识
培养。而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如此重视体验输出,将体验活动作为评价方式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