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5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给学生,让学生被动记住听辨技巧,以适应各类考试。这样,整个课堂老师就主
            导了“听”和“说”的环节,留给学生参与的空间缩小。再如,在视听后的口头
            表达环节,老师直接利用教材上的原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积极性

            低,主动发言少,整堂课“说”得最多的还是老师。有时为了避免冷场尴尬,老
            师甚至缩短或删减口语训练环节。因此,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
            教学模式不仅实为必要,而且需要采取科学性、激励性的授课手段,真正达到“促
            学”效果。

                教学内容“满堂灌”,内容设置上缺乏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教师缺乏处理
            信息的再创造能力,也是目前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之一。目前部分老
            师仍采取“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涉及每一个练习,认为这样学生就能学到
            更多,殊不知忽视不同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异和知识接受能力,容易造成学生

            的心理负担和厌学心理;部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抽选某些独立题目用于课
            堂教学,可是缺乏精心设计编排,前后内容不连贯,没有对信息进行再处理,学
            生无法捕捉课堂重点,无法训练语言思维惯性。
                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引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视、听、说三者

            统一结合”的视听后“续”说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选取符合各阶段学生英语水平
            和背景的优质英文视频片段,抹去原声材料结尾,让学生观看截取的视频,在理
            解上文语境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补全后续内容,前后关联,推动交流。


                二、视听后“续”说,以“续”促学

                “续理论”由王初明教授在探索语言教学和学习高效率的过程中提出。“续”
            是指在语言交际使用中“对话双方相互不断补全、拓展和创造说话内容,回应上
            文,表述下文”。续论认为,“续”能激活各种促学因素;语言是通过“续”学

            会的;语言学习高效率是通过“续”实现的。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此原
            理设计各类“续作”任务,如读后续写、读后续说、听读续写、听读续说、听后
            续译、图文续写等,在最初阶段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正确、合理的原文材料输入,
            然后开展与输入紧密相关的“续”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欲望,“在

            交际意图的驱动下,语言使用动力增强,促学语言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视听后续说”是将眼看与耳听结合起来,增加视觉直观,加强信息输入,
            促使语境信息与个体思维相融合,激活口语输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以一节课



            ·48·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