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61

第二章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



             英语,找到自信。有些学生表示,该活动对纠正口语错误(如语音语调、词汇搭
             配、话语组织、中式英语等)大有帮助。不少学生认为,该活动既扩大了词汇量,
             又提高了听力,“通过反复学习视频内容和听记组员的发言,积累了词汇,也锻

             炼了我的英语听力”。另外,绝大多数学生表示,三轮续说中每一轮都比上一轮
             要说得流利些、准确些,想象力得以提升,学会以不同人称、从不同角度补全故
             事。还有学生提到自身要改进的是第一轮续说时长较短,不足两分钟。对于同伴
             反馈,一部分学生认为对其口语水平提高有帮助,“这有利于加强组员之间的交

             流,去发现他们的长处与短处”。但也有学生指出,组员自身的口语水平有限,
             平时口语训练太少,导致不能给出及时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大多数学生都在做自
             我批评,该活动的最大收获是让他们能“如此直接地发现自己的口语实际水平”,
             “自己的哑巴英语敲响了警钟,课后会反思和研究怎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利

             用“小小签到”里的视听续说任务录音,他们可以反复听自己的发音,发现自身
             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示性、引导性和启发性的作用,在活动中充当计
             时员和顾问的角色,尽量不干涉学生的口语活动。实验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熟

             悉视听续说的要求(创造性、逻辑性、丰富性)并教授限时发言的准备策略(如
             使用思维导图、关键词等);其次,教师要确保学生掌握同伴反馈要求,因为在
             英语学习中,提供和得到反馈信息是学习者评价自我和向学习伙伴学习的一种有
             效途径。课后,教师听学生的活动录音,并在下节课指出此次视听续说普遍存在

             的问题并予与纠正。


                     第五节  基于内在动机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英语口语教学由于其课程性质决定了其特殊性。口语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的
             口头交流技巧。它要求教师必须创设足够安全、有效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开口
             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运用得体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进行有效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开口说话是口语交流的基本条件。传统的口语

             教学通常是老师出个话题,学生做对话或者是讨论。但是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
             常常面临的局面是多数学生沉默地坐在课堂里,听别人说,自己不愿开口。活跃
             的始终是那几个学生。结果,经常是教师提问,然后点名叫学生回答。这样的方



                                                                                  ·53·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