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63

第二章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



             有必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压力,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从而让学生敢
             于参加活动,愿意表达观点。可以通过座位的安排调整,小组调配,话题选择,
             活动动静的搭配等等来创造气氛。

                 3. 体现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风格和策略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的喜静,有的喜动,有的依赖
             听觉,有的依赖视觉。因而不可能一项活动适宜全体学习者。而考虑到口语课应
             该培养的是全体学生,所以设计课堂活动,事先就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考虑

             活动的多样性,给更多的学生创造开口机会。
                 4. 灵活安排活动时间长度
                 活动时间一般来说是由活动内容决定的。但是教师有必要在活动过程中注意
             观察,如果一个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兴趣有所变化就需要及时调整,不

             能为活动而活动。因为活动的目的是学习,内化知识,强化能力。
                 5. 活动具备多样性和可操作性
                 多样性方面,课堂气氛要宽松要活跃,要尽量满足多数学生的要求。活动规
             模可以个体活动(单人)、伙伴活动(两人)、小组(多人)活动、全班活动等。

             活动手段可以采取模仿比较、信息沟通、角色扮演、模拟活动、小组讨论、分组
             辩论等。可操作性方面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要兼顾客观条件,活动所
             需要的时间,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二)活动设计原则

                 1.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如果活动任务难度大,学生容易受到挫折,从而丧失信心,那么参与活动的
             热情就会消失,内在动机丧失。反之,如果学生能够靠自己逐步完成不同阶段难
             度任务时,信心就会增强。内心需求得以满足,内在动机也就更加强烈。任务要

             有恰当的挑战性,太简单的东西,也不会吸引学生。
                 2. 贴近生活,关联学生
                 首先是活动要有意义,“意义是指人们内心或人们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活
             动就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演练。其次,话题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如果是他们不熟

             悉的,或者是不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活动的参与兴趣会大大降低。就是想参与,
             可能也是无话可说。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能力,没有成就感,动机会削弱。H-H 斯
             德恩在他的《语言教学中的问题和可选策略》一书中就活动话题给出建议:必须



                                                                                  ·55·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