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36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增进学风建设情感认同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学习心
            理素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学风建设亟需重视的问题。郝贵生在《大学生

            学习理论与方法》一文中指出:“高校大部分大学生在对待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心
            理问题,他们的心理活动对其学习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其中一个工作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乐”与“学”的关系,因此,
            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应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其自身的心理素质,

            增进大学生对学风建设内容的情感认同,实现“乐学”这一目标。
                首先,正确处理学习和兴趣的关系。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有可能不是自己喜
            欢的专业,对目前的所学的技能知识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状态,这就是没
            有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的关系的体现,不利于大学生对学风建设的情感认同。大

            学生需要有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心理,拥有好学、积极学的心态,不管所学的知
            识是否与自身的兴趣相关,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将来投身相关专业行业
            做准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迎难而上,最终攻克难关。如果
            所学知识与自身兴趣相关,那么就更应该利用兴趣爱好,对相关知识全方位深入

            地学习。与此同时,大学生需要善于发现兴趣点,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
                其次,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情感。学习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其中充满了乐
            趣。大学生需要弄清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你停止,他人却不断在获取知识,你
            将会被他人甩在身后。因此大学生需要主动提高学习情感,不断地以知识充实自

            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再者,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强大的意
            志力,一定要有自信心,面对问题不退缩,勇于面对,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有向着
            目标前进的坚定性,排除外界干扰的自觉性和自制性,做到勇于向前。
                最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性格上的软肋。部分大学生在性格原因影

            响下不能好好学习,惧怕学习,将自己独立于学习群体之外,其他同学交流甚少。
            这部分大学生要向性格开朗、坚强的同学或者榜样学习,克服自身性格软弱的特
            点,多与其他同学交往,多参加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性格。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措施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为大学生对学风建

            设内容增进情感认同打下了基础,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有序开展,有利
            于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128·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