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38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失去兴趣。
                (2)对本专业学习的忽视
                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不能

            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存在厌学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给身边的同学带来不良的影
            响。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话,会影响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实际掌握的
            情况。还有的学生为了考上自己心仪专业的研究生,不惜当“逃学大王”,放弃
            掉本专业的学习,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别的专业上。

                (3)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学生在高中以前的学习大多是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而大学教育不再像
            以前那样,自主学习成为大学阶段的主要学习方式,大学里的上课、自习等活动
            主要依靠自觉。大学的课外空闲时间较多,有些学生不适应这种相对宽松的学习

            模式,不能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较少到图书馆去借阅资料和上早晚自
            习。还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丁点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勇于探索的学习
            精神。
                (4)学习效率不高

                部分学生没有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无法通过正确的途径解决学
            习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正确会严重影响学生的
            学习效率。例如,有的学生对课程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预习,以至于学习跟
            不上教师的进度,课程基础没有打牢,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造成后续课程的学

            习越来越困难,出现恶性循环,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5)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
                考试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约束的重要手段,尽管高校三令五申要求杜绝作
            弊现象的发生,但其仍然较为普遍,致使考试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受到各方的质疑,

            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部分大学生在考试作弊问题上,道德认识
            比较模糊,诚信意识不强,容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有些学生本来不想作弊,但
            是由于看见周围同学作弊成功了,自己的思想就产生了动摇,一旦考场管理不严,
            他们也会作弊。

                (6)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许多大学生没有把学习摆在第一位,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学生迟到、
            早退、旷课等不良现象比较普遍,上晚自习的学生也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在学习、



            ·30·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