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41

第一章  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概论



             学生也是应试教育培养机制下的产品。不可否认,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发
             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感、民
             族精神的培养。但应当看到,应试教育的代价也非常重大。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

             上,也是一种“同化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极易磨灭人的个性和兴趣,忽视个体
             需要和对人文关怀。这不但会助长学生厌学情绪,更重要的是扼杀差异和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教育
             就缺少生命力。学习也只会是一遍遍单调地重复,没有进步,没有发展。现在的

             大学生,基本上以“00 后”为主,个性独立、崇尚自我、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
             高涨。一味地强调“同化”,忽视个性和差异;也会将学校和学生放在两个对
             立面,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另外,随着社会对各种各样的人才的需求量的增
             大,强调“同”已越来越不切实际,而应该把目光放在“和而不同”上。只有尊
             重差异、发挥个性、标新立异,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形成百家争鸣的学习

             风气。
                 其次,不完善的招生政策。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开始到现在,大学全国录取
             率也由 4% 发展为 2022 年的 85.04% 的。但应该看到的是,大众化招生模式虽然

             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可能,但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会给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带来一定的压力。人才质量下降带来的大学生贬值、各种大学生就业问题等现象
             就不可避免了。甚至还可能导致大学生“读书无用”等消极厌学思想的产生。因
             此,大学生扩招还是以质量保证为前提才是可取的。

                 最后,教育招生还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名校缩招。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试图
             稳定甚至削减招生规模。这是意在解决大众化模式的弊端所产生的一种新现象。
             能够意识到大众化的弊病并积极着手解决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却也存在一定的
             局限。教育发展不可能走精英教育的老路,名校缩招和低层学校大肆扩招的办法

             也有不可取的地方。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名校缩招使更多的教育资源只能集中在
             小部分学生群体;而低层学校扩招又会产生学生质量问题。容易导致不同院校学
             生之间的两极分化。
                 2. 学校因素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因此,高校环境的好坏对学风影
             响最大。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高校理念、机制保障、校园文化管理以及
             与大学生的课程与实训管理等方面。



                                                                                  ·33·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