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39
第一章 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概论
生活中缺乏自觉性,有些学生是因为想休息或者娱乐而不去上课,即使学生到了
课堂上也会出现不认真记笔记,不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等不良情况,上课心不在焉,
导致课后不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存在作业抄袭的行为。
(二)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大学生学风问题的存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相关背景息息相关的。因此,
要了解学风问题出现的原因,就必须站在大学生生活的各类环境中去剖析。下面,
我们就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
学风问题出现的原因。
1. 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
①市场经济本身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
市场经济一方面具有竞争、开放、平等、民主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
局限性。市场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
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
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本”思想横行。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
重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极易导致精神和物质发展的失衡。精神文化跟不上物质发
展的脚步。因此,“物本”思想也有了滋生的摇篮。而在大学生中,挣钱和工作
容易成为激发学习的动机。对物质享受的崇拜也将给学习目标画上功利的色彩。
第二,民主独立意识增强带来的集体合作精神减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品交换的法则也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
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动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过分强调独
立和个人,注重自我发展是小团体主义和派性学风滋生的场所。
第三,隐藏在市场经济竞争性的负面影响。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一方面能
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也
有其负面的影响。过大的压力会导致行为的消极特性,在强大的竞争面前,过重
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极易造成学习厌学被动现象。
第四,享乐因子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物本”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
隐藏着一定的享乐成分。过度追求物质化享受,容易导致雄心抱负的磨灭、学习
责任感丢失;也极易让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享乐性活动。市场经济对高校大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