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93
第三章 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练、推选班干部和党务干事以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等,为新生开启正
能量的大门。
②强化辅导员专业能力,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健康生活。
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团队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
的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经验性的工作,
从内容到手段、从任务到机制、从人员构成到评价体系等反映出辅导员队伍须具
备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根据辅导员具体工作职责,构建辅导员工作
课程化体系,使辅导员从走进寝室、走进活动延伸至走上讲台、走进课堂,能提
升辅导员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教学,
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既有助于提升辅导员队伍整
体的专业化水平,又能够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健康生活。
③重视辅导员培训工作,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其工作的最后
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毕业生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尚未脱离稚气的情
况下初次涉足社会,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困境与难题,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
切的教育主体,应为学生铺设道路,并在学生迷茫时为其指明方向、出谋划策。
(2)形成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与德育融合的模式
①明确工作理念思路,强化制度刚性。
高校应该成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领导组,由校领导组总协调、统一规划,有
关部门和二级学院以辅导员为纽带,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体系。学校
党委、学生教育管理相关领导应该不断更新理念,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制度刚性,
筛选出学院特殊学生,并进行分类管理,在保护学生隐私的情况下不断追踪跟进,
形成“管理与教育结合、鼓励与引导同步、成长与成才并进”的工作理念和育人
长效机制,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
②创新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路径,完善育人体制机制。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逐年降低,
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情绪、思想认识不清、三观扭曲、缺乏政治信仰等是
大学生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社会支持系统的欠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匮乏、
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薄弱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下降、思想道德觉悟较低、
政治素养缺乏的重要原因。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路径入手,完善育人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