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91
第三章 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学层次趋向多样化、灵活化,逐步做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能找到自
己职业能力的学习方式;力求用一流的先进文化、用人理念和选才标准来影响人
才,进一步完善人才的智能结构,拓宽择业视野,利用整体优势,科学整合资源,
制定统一的教学规划,使教学管理趋于良性发展;加强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明确职权划分、明晰职权
关系。
2. 实施规范化教学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促进高等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中国的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加快发展,但又存在教育经费投入滞后、优
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规范化管理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
重大突破口,必须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办学理念,运用机
制创新与规范管理治校。在资源利用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
合理利用和优化无形资产和智力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社会投资,调动各
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扩大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建立一整
套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明确统一的教学管理
规划,把教学管理的实施导入良性运行轨道。培养目标上,注重扬长避短,突出
区域优势,立足地方,面向地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在课程
设置上,做到课程结构的开放化、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课程
目标的社会化,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调整课程设置,树立科学的课程观,体现层
次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加强基础建设,拓宽专业层面,建立体现柔性化
教学要求的课程设置体系,分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师
资队伍建设上,有计划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建立稳定精干
的专任教师队伍,引进一批熟谙前沿科学的教授、学者、博士,配备一批具有浓
厚的学术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学管理研究,形成教
学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以弥补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理论的不足。
3. 管理制度优化转型
教学管理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和激励约束机制,它包括教学计划的
制定与组织实施,教育环境的优化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才系统的有序运转
与培养,教学管理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由约束型转变为激励型、由行政化向民
主化转变、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和教师本位转变等。要改革用人制度,建立激励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