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9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推动高校辅导员管理与德育融合教育取得新突破。
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效率。
高校辅导员管理与德育融合教育模式的育人效果需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来衡量,并进一步提升。当前,评价高校育人效率的重要指标是毕业率和就业率,
高校应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涵盖所有育人主体、培育过程和育人范围,
把特殊学生群体的未来发展、学生工作效率等纳入高校育人评价体系中,从而进
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育人效率。
(二)德育教育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1. 德育教育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各大高校开展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当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实现资助工
作相关精神的全面渗透。中国目前实施的资助工作思路比较重视“资助育人”,
高校需要将“资助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之间进行充分融
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培育与锻炼大学生实践精神与创新
意识,高校应当全面落实励志教育与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与责任感教育等方方面
面的内容。其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和德育工作之间充分融合,能够进一步实现
“资助育人”的教育目标。针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组织开展系统化的德育工作,
有助于贫困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国家、社会、学校的关爱与关怀,潜移默化地培
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深入贯
彻德育工作,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诚信友善、懂得感恩的意识,进一步实现高校
“资助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最后,高校开展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融合
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受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
应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帮助学生有序地完成学业,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
发展。
2. 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1)诚信教育应居于首位
“人无信则不立”,只有将诚信教育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列在首要位置,才能
使贫困学生坦坦荡荡地接受资助。此外,还需要做以下努力。
第一,建立家庭、高校、社会一整套完整的诚信教育体系。高校建立精细、
可操作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体系,提高界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学
生资助认定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同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诚信教育体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