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88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的最终目标。
①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良好的课程设置能够为大学生自我实现提供智力和思维支持,是保障大学生
自我实现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改革理念,建立人性
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突出思维培养和能力
塑造;在教学内容上,打破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
践能力培养,增强适应性和创造性。
②改变教学方式。
高校要抛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实行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学生
与老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师讲解与引导同学生的参与相结合,课堂环境宽松
而富有活力,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详细耐心解答,在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中培养
的个性和创造性。
3. 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关键。每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
是因为他是他自己,他有他的个性。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目标不仅要
使大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而且要使大学生成为自己——有个性的人。只有这样,
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幸福的人,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规格、
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的个性发展要求主要体现高
校个性化发展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高校个性化发展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生个性化发展是高校个性化发展的终极目标,二者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1)高校个性化发展
高校个性化发展就是高校在发展中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适应不同工作要求的各种高素质人才,彰显办学特色,
培养独具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对于一所高校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所高
校是否具有鲜明特色与个性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
究和服务社会等基本职能以及确保办学质量,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发
展中占有一席之地。高校的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
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
的特性,尤指出类拔萃之处。高校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与实施要有利于高校
特色的形成与个性的发展,具体说,应根据学校的内外部经济、学术科研力量等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