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85

第三章  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术节、挑战杯、辩论赛、素质拓展训练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能够充分认
             识自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实践能力,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转化
             为职业能力。

                 第五,辅导员应结合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可根
             据学校的方针政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
             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机制,利用好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同学
             们的职业目标及能力分布,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相关单位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

             生就业实战能力。
                 (3)保障大学生社交需求
                 人是社会人,社交是人的基本需求。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必须保障
             大学生社交需求。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要通过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和积极

             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大学生社交需求。
                 ①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是学校在特定教育精神理念引领下,在长期的育人实践活动中所沉淀下
             来的普遍心理定势、稳定心理特征、统一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等独具特色整体风

             貌,是大学生进行健康社交的精神保障。校风最集中体现在师风和学风上,高校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应彰显以人为本,依据高校自身的特色和办学积淀,努力营造
             求真务实与开拓创新的师风,刻苦钻研与敢于超越的学风,焕发出既具有人性化
             又具有个性化的校园风貌。

                 ②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风。
                 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是大学生开展社交的基础平台,也是大学生归属感
             最为强烈的地方。良好班风有利于班级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是学生积极举
             办、参与各种活动,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良好班风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共同营造,高校出台各项教育管理制度,调动各方
             面的力量共同参与班风建设。
                 ③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上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好社会这本无字

             天书,即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为人处事能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应积极搭
             建平台,支持和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逐步具备自主能动地寻找、参与、
             完成社会实践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77·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