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82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义,传播正能量。三是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他们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
            网络舆论的引导,吸纳这部分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过硬的大学生,使他们成为
            肃清校园网络空间的力量,培养并鼓励他们坚持正确的观点,加强正面舆论导向,

            从而更广泛地影响沉默的“大学生网络潜水者”,推动高校网络空间和谐发展。
                5. 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各种终端设备和自媒体相继涌现,因而社
            会舆论的传播发展在高校中变得更加快捷。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和工具,对社会舆论及时引导。首先,应当充分发挥传统校园媒体如校报、宣传
            栏和校园广播等的作用,及时主动就相关热点问题或校园事件向高校师生通报,
            掌握主动权,加强舆论引导。其次,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充分发挥
            手机短信、网络、校园网、人人网、博客、微博、QQ 群、微信群、百度贴吧、

            BBS 论坛等自媒体的优势,及时向广大师生公布相关事件的进展和真相,对高校
            舆论的发展及时跟进、疏导和控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构建网上网下
            衔接联动的宣传体系”,努力把社会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节  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科学化要求


                (一)人性化要求
                1. 民主平等
                (1)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平等
                高校教学民主平等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基础上。在中国式的传
            统教学中,虽然强调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教学相长,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平等,常常是非人性的。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师尊生卑”的关系,
            所谓的“民主平等”是建立在牺牲学生的主动性和压抑学生的学术观点上的,学
            生从来没有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和拥有平等地位。学生稍不同于师的主张,便被认

            为是异端,老师常称“道不同不相为谋”,不与学生平等讨论,便拂袖而去。正
            是在这种传统教育惯性思维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常对老师言听计从,难以挖掘自
            己的潜力和形成创新精神。教育过程的民主平等就是以人性化的理念为指导,师




            ·74·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