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01

第三章  计算机教育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要形成明确合理的功能
             层次分工。地方职业院校应回归工程教育,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高级应用
             技术人才,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做出文章,办出特色。

                 (二)完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应用计算机专业的建设过程中,结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关要求,紧密
             结合学科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重视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多年来,通过合理规划,积极争取到学校投入大

             量资金,用于新建实验室和更新实验设备、建设专用多媒体教室、学院专用资料
             室。实验设备数量充足,教学基本设施齐全,才能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加强教学软环境建设。在现有专业实验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加大案例开发力
             度,引进真实项目案例,建立实践教学项目库,搭建课程群实践教学环境。

                 扩展实训基地建设范围和规模,办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搭建大实
             训体系,形成“教学—实习—校内实训—企业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校企合作,多方争取建立联合实验室,促进业界先进技术在教学中的体
             现,促进科研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全方位推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本着夯实基础、强化应用、基于项目化教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在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理念大纲的指导下,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以
             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程应用能力,根据前沿性和时代性的要求,构建统一
             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结
             构,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提供有效支撑,为学生后续学习各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
             基础。

                 教材内容要紧扣专业应用的需求,改变“旧、多、深”的状况,贯穿“新、
             精、少”的原则,在编排上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些院校为集中教学团队的师资优势,启动课程建设负责人项目,对课程建设的
             具体内容、规范做出明确要求,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职责和经费投入。这些有益经

             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四)加强教学研讨和教学管理,突出教法研究
                 教育教学改革各项政策与措施最终的落脚点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上,因此加强



                                                                                  ·89·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