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99
第三章 计算机教育
换的重要桥梁。以往的实践课程体系,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由于没有明确的
改革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安排往往不能落实到位,大多数停留在验证性的层次上,
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理念的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
体系应根据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理念,将实验环节与计算机专业的整个
生命周期紧密结合起来,参考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理念工程教育能力大
纲的内容,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把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课
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的配置,
以项目为载体,将实践教学的内容、目标、任务具体化。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可将案例项目进行分解,按照通识教育、专业理论认知、专业操作技能和技术适
应能力 4 个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到应用,从单一到综合,由一般到提高,
从提高到创新,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依次递进,3~4 年不间断地进行。
合理配置、优化整合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易事,需要在实践中
不断地探索,也是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五)转变考核方式,改革考试内容,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是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业界需求人才。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理念对能力结构的四个层次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涵
盖了现代工程师应具有的科学和技术知识、能力和素质,所以主张不同的能力用
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针对不同类别的课程,结合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教育
理念,设计考核与评价模型,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自学能力、
交流与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与评价。
这些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的
一个方向。
考试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导向,不能让学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
理论的两极倾向。因此,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求考核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
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考试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一切以能全面
衡量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为基准,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
地,如采取作业、综合作业、闭卷等多种方式,除了有理论考试,也要有实践性
的机试,还可以以学生提交的作品为考核依据,建立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常
规测试和实际应用能力与专业技术测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