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07
第四章 中职计算机教学
重大于理论性课程的比重,而实践环节一般要求小班(或小组)教学,以保证教
师能够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而普通高中教育则重理论轻实践,所以相比之
下,中职教育的师资缺口要严重大于普通高中教育。在国内,中等职业教育理想
的师生比例是 1 ∶ 15,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是不合格的,
这就导致中职教育的教师工作量加大,并且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长期超
负荷工作对于老师而言是一种摧残,很可能进一步导致教师数量的进一步衰减。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可能会带来以下一些不良影响:一是影响基本教学质量;二
是无法保证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时间;三是教师业务进修和企业实践
等培训工作长期缺失。
2. 整体学历(学位)水平偏低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其师资整体学历(学位)水平较低。教师整体学历水平
是反映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教育部规定,一般中职学校高级职称的教
师数量应该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 35%,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达到这个要求的
中职学校为数不多,其平均水平才为 30%,那么对于一些三线城市或者县级城市
更是难以达到理想水平。所以教师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也是限制当今中职教育发展
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较为缺乏
在师资队伍评价指标中,有一项指标被称为“团粒结构”。所谓的“团粒结
构”就是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所占的比例结构。一般在高等教育院校和普通
高中教育中表现相对明显,但是在中职教育体系中却不容乐观。据相关数据显示,
中国各中职学校严重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团粒结构”比例失衡。目前
国内中职教育体系,年轻教师居多,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匮乏,经验丰富的教师数
量不足,导致学校自身竞争力不足,没有优势学科。所以从目前中职教育的发展
来看,应该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入优质人才或者外聘学科带头
人来强化当下的师资力量,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中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实力
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别是传统教育过分依赖教
师的教学水平,所以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亟须得到改善和提高。那么无疑就必须
立足当下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调整教学模式,弱化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对中
职计算机课程实施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这种僵局,混合学习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