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11

第四章  中职计算机教学



             在国外对于“教学结构”的界定,主要聚焦于系统性能方面的差异对比,如系统
             稳定性和开放性等,从这个层面上分析 SPS 框架的区分与国外的区分本质上是
             一致的。传统课堂教育与混合式教育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学生灵活度”的

             把控上。
                 2. 混合学习教学结构序列
                 “混合学习”教学方式在课程设计上也是要尽可能给予学生自主性,弱化教
             师在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从这一点看 SPS 框架和混合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契

             合的。SPS框架的提出其实为“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
             但是该框架仅仅是从理论对各种模式进行了界定,并没有进行定量的区分,所以
             从这个程度上来讲,SPS 框架给出的分类是相对模糊的。例如,SPS 并没有给出
             具体的时间比重,但是时间定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具体

             的时间比例直接决定高结构成分和低结构成分所占的比重。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
             SPS 框架很有必要对高结构和低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避免不了高结构化教学策略和低结构化教学策略同时发生的情况,如实验课
             程,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去进行,但是同样也避免不了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于是

             对 SPS 框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新的框架在保留了高结构化和低结构化因子以外,
             新增了两类新的因子。一是即地位特征,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二是时序特征,教学方法的先后顺序。低结构教学策略和高结构教学策略各具特
             点,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老

             师的引导作用去引领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高结构教学策略或者放大高结
             构教学策略所占的比重;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或者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那么更倾向于采用低结构的教学策略或者放大低结构教学策略所占的比重。所以
             进行“混合学习”课程实际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学生自身情况和学科特点)来

             平衡好高结构教学策略和低结构教学策略所占的比重以及先后顺序等。

                 三、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设计

                 (一)前期调研

                 由于中职计算机学校生源自身的特殊性,在模式构建之前为了更好地掌握学
             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所以极其有必要对学生初中阶段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
             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即学习内容、学习时间、教师



                                                                                  ·99·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