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15

第四章  中职计算机教学



                 教学资源的准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提前预习,从而提高课堂中的学习
             效率。在教学资源的准备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电子
             课件、教案以及针对知识点的一系列微型教学视频等。在教学资料分类上,可以

             从基础知识资料、实际操作资料、知识拓展资料等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学生
             可以根据基础知识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进行课前相应的实际操作,如果仍然不
             满足于当前的知识内容,还可以通过拓展资料进行知识拔高。在此要求教学资源,
             无论是文档,还是微型视频,要求尽可能的简短,可以以知识点为分割,把一整

             节的课程内容,分成多个文件或视频,让学生预习;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习
             效率,避免面对纷繁且量大的知识内容,而丧失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以及问题反馈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提前预习相应的课程内容,
             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至少要进行不少于 30

             分钟的课前预习,以方便课程过程中分组学习的有效进行。且在预习阶段,要充
             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疑难的收集与整理,以便教师
             能够在课前把握到学生的预习程度以及课程难点,调整相应的教学行为等。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中既有形象

             生动的图文学习资料,又有简便易学的视频学习资源,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教程,
             如“从零开始”“从入门到精通”等系列学习教程。这些资源往往代表着一位位
             具有较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老师,这也意味着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优秀教师队伍支
             撑着学生的学习。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2. 课中活动设计
                 (1)合作探究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来进行问题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学习。在学习小组内,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助,
             也可以针对小组的共性问题,大家一起进行探究学习。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
             了进一步调动各个小组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模式,来提升大家的学习
             积极性。

                 (2)个性化指导阶段
                 个性化指导阶段,就要求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要保证各
             个小组的学习要时刻处于正确的方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升学习效



                                                                                 ·103·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