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数字信息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研究
P. 25

第一章 档案管理问题分析




             络,能够快速读取企业知识库中的相应内容,并且通过高效的传输方式传递到需
             要的工作环节之中,实现最快的工作效率。与原有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不同,信
             息化档案的工作效率要更高,档案的保密性也更强。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要以档

             案信息化操作为根本的转变目的,更要强化对答案本身数据的挖掘。通过信息技
             术可以将不同类别的企业信息,按照已知知识资源的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将同一
             类别的不同数据进行分别归纳。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企业过去不同部门以及不
             同项目产生的不同现象,由此从不同的数据之中,能够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的走

             向。这一点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对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和
             知识管理深入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工作人员系统培训,让

             工作人员对基础的档案管理知识,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操作的手段,操作的
             作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深入的培训。让工作人员了
             解这些内容之后,再带着这种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投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之中,
             会发挥出岗位最好的工作作用。


                 五、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对各知识部门的物质资源、知识资源、人
             力资源以及资本资源等进行协调管理,档案工作与知识管理环境协同就是知识管

             理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全局来思考,将档案工作纳入知识管理全局设计之中
             是必然的选择。
                 (一)思维层面
                 1. 转变被动管理思维

                 档案工作人员应该转变被动的管理思维,不应仅仅满足于档案实体的安全
             与责任管理,还必须研究档案知识资源的加工,促进档案知识产品化,促进档案
             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知识产品有两层含义:一是销售知识成品;二是知识
             性服务和物化的知识产品。现代知识产品的生产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创造阶段和脑

             外物化表达阶段多次随机变换互动,即隐性知识创造脑外物化表达—隐性知识创
             造—脑外物化表达,直至一个完善的知识产品生产出来。所以,知识产品的生产
             机制,在生产程序上呈现出一种精神变物质——物质还原为精神的随机循环往复、



                                                                                  ·15·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