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数字信息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研究
P. 77

第三章 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有关思考




             技术迭代创新。技术迭代是数智时代档案治理的潜在机遇。档案治理中为技术创
             新所投入的时间和成本是有限的,应重点以档案基础业务为立足点,借助社会和
             市场的力量,构筑以档案馆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格局,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创

             新利用。二要优化档案治理中的技术治理配置。对于档案治理的技术参数,则要
             求将数字档案资源实现可视化、可操作、可量化、可计算和可处置。例如,区块
             链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产业变革带来了新动能,也为档案治理的技术配
             置提供了可能。如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文件全生

             命周期真实性方案设计,形成了符合行业特色的技术方案。三要厘清档案治理中
             的技术使用边界。以互联网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第四媒体”,正全方位多层次地
             渗透至信息资源领域。档案作为一种记录媒介深受其影响。尽管数字媒体融合科
             技文化和艺术审美,但也存在“先声夺人的诱骗性、散言碎语的片面性、无中生

             有的造作性”等特点。因此,需要认清历史现状,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幌子,坚
             持用唯物史观来指导档案学研究与宣传工作,厘清技术使用边界和目标。四要平
             衡档案治理中的技术产能与消耗。处于迭代升级的数智技术建立在数字基础设施
             基础上,如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营依赖更多资源、

             能源密集型基础设施,同时产生一定能源消耗。
                 3. 数字转型对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出的新任务
                 一是要求档案部门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快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
             设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但各地档案部门在大数据战略中尚未

             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职能定位。实际上,在信息管理生命周期中,归档保存与
             其他业务工作筋骨相连、唇齿相依;而且,政务文件和档案是各项政务活动开展
             的核心线索,离不开档案的存史和资政功能。档案作为延展文化数据供应链的重
             要媒介,是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网络的基础资源,理应加大开发挖掘力度。二是

             要求实现国家档案文化服务供给平衡。这亦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近期目标,
             即到 2025 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这需要
             国家和地方各级各层研究制定扶持档案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产业政策,譬如,将档
             案文化数字化共性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的重点支持范

             围。同时,特别是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和利用
             特色资源,推出各类档案记忆项目或工程,如借助红色档案、中国文献遗产、中
             华民族档案等进行中华文化基因的塑造和传承。三是要求强化档案部门与数据管



                                                                                  ·67·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