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
P. 15

第一章  媒体融合概述



                 (2)媒体对接平台
                 在媒体融合的推进过程中,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媒介平台,
             许多人也分不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里先来科普这几个基

             本概念:新媒体(new media)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新兴媒体是互联网原生的,
             其媒介组织形态有两类,即媒介平台和自媒体,像 BAT 三巨头都属于媒介平台。
             新型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的产物,像《人民日报》微博号、中央电视
             台公众号等就是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平台上做的自媒体。

                 当今传统主流媒体纷纷提出打造“平台”的理念,其实他们所谓的“平臺”
             并不是真正的媒介平台。通过某一空间或场所的资源聚合和关系转换为传媒经济
             提供意义服务,从而实现传媒产业价值的媒介组织形态叫做媒介平台。媒介平台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媒体三大构成是内容、渠道和商业模式,内容是核心,

             就是说媒体是一定要做内容的。但媒介平台自己是不生产内容的,其内容让入驻
             平台的用户提供,而媒介平台只是为这些用户提供内容分发的服务。
                 对媒介平台作了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媒介平台论》一书,提出媒介平台三
             大构成:聚集资源、响应需求和创造价值。那么,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像微信、头

             条那样的媒介平台呢?答案是基本不可能。打造媒介平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
             还需要有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和资本市场的驱动,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在媒体融合中,认识这一点很重要,但不等于传统媒体无所作为。媒体融合其实
             就是传统媒体与媒介平台的对接,这是一个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融合。

                 (3)走出误区和盲区
                 我们要认识到媒体融合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
                 第一,观念停留在“+ 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 +”。不少媒体在媒体融
             合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整合轻融合,做成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更多的还是

             以传统媒体思维主导融合。已经践行移动优先战略的媒体,观念也停留在“+ 互
             联网”层面,“互联网 +”的思维并没有形成。例如,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
             程中,不少虽然达到验收的技术要求,由于投入不足、理念落后、传播力有限,
             新技术新设备往往成了摆设。在开发融媒体平台的过程中,也因财力有限,往往

             依靠外力把简单的技术平台搭建起来,只是实现了初步的物理融合。
                 第二,传统思维惯性作祟,缺乏平台意识与服务意识。由于不少县级融媒体
             平台是由上级广播电视台提供的,往往也把广电思维带进融媒体发展中,如大做



                                                                                      7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