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
P. 16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Publishing and Edi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演播室、添加高清设备等,还是沿用传统广电的思路,而不是建设一个基于移动
            互联网的媒介平台。弊端在于有二:一方面,无法很好地提供接入各大互联网平
            台的接口,不易于全网的内容分发;另一方面,仅仅把做好的新闻放到网上,做

            内容的搬运工,缺乏基于平台的内容服务意识与功能嵌入,难以形成广泛的传播
            影响力,无法做到与用户连接,服务连接,增强用户黏性。
                第三,市场机制不足,新媒体人才欠缺。部分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只是进
            行了形式上的转型。例如,增设新媒体部门,只有少数人参与,其他部门仍然按

            照原有方式在运行,不注重内容的多渠道分发、跨平台的合作、流量的转化与变
            现等市场化运营模式的探索,从而带来缺少资金支持、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
                3. 媒体融合创新论:模式、策略与产品
                媒体融合经过无数次试水试错,逐步走出误区,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找到突

            破口?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我国媒体融合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互联网”,
            即“你是你的,我是我的”;第二阶段“互联网 +”,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阶段“深度融合”,即“你是我的,我是你的”。
                对于深度融合,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模式、策略和产品在融合创新的三个

            重要节点。
                (1)模块与思维
                央视市场研究(CTR)执行董事、总经理 CTR 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徐
            立军认为,目前来看媒体融合有 7 种模式:平台化模式;以芒果超媒为代表的全

            媒体布局模式;产业融合模式;跨介质整合模式;多元经营模式;本地化服务模
            式;TMT 模式 [Technology(科技)、Media(媒体)、Telecom(通信)三大领
            域融合发展 ]。他指出:“媒体融合到了动本体、改存量的关口,媒体融合需要
            真改革!”

                对此,徐立军提出需要强化改革的两种思维方式。一是要有实事求是、以终
            为始的实践思维。改革开放时,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对于当下的媒体融
            合事业,标准则是“受众到底买不买账”,媒体要以此为终来倒推自己该干什么,
            这就是实践思维。二是要有政策资源和市场化机制都为我所用的工具思维。广电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要做好媒体融合,当然要运用好党和政府信任、群众信赖等
            政策资源。与此同时,市场化机制也应该成为媒体融合工具箱中的重要部分,它
            不是商业互联网公司才有的工具和手段。广电当年的辉煌就得益于市场化,现在



            8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