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123
» 第五章 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及进货渠道、备案手续、销售台账,查看农资产品的标识、标签等是否合法合规以及
产品仓库存储安全性等。检查的同时,执法人员还要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发放禁售农
药名单,从源头治理农资销售渠道,保证农资依法经营。还要采用新型宣传手段,如
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在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门店农资摆放散乱、分类不清、
购销档案不健全等问题,农业执法人员应当场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及时
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假冒伪劣农资上市,让农民群众在春耕备耕期间买到放
心的农资产品。种子质量好,倒伏少,抗病虫,农民使用农药、化肥的概率也自然少,
环境污染和化学残留量也随之降低。
4. 优化质量检测设备
农业生产不同于企业生产,它存在于自然环境这个开放的大环境中,因此影响农
业生产的危害因素复杂多变。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大致来源有以下四类:一是
农业种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危害;二是农产品保鲜包装储运环节产生的危害;三是农
产品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四是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带来的潜在危害。
为全面检测以上环节产生的物质,获取准确可靠信息,应该及时有效地对机械设备进
行日常维护、更新、淘汰处理,提高质量安全检测效率,确保各项数据准确可靠。
5. 强化新型农民的专业素养
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和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助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例
如根据本地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县级植保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
等手段,向农民群众宣传科学用药知识。针对草害,苗前喷施除草剂要求整个田块均
匀喷洒,行间地面近距离喷雾,尽量不要喷到植株上,要提高喷施药剂的雾化性、对
靶性和利用率。根据机械化综合防治相关要素要求,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机械化高效植
保技术操作规程。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让农民迈向轻松种田、科学施肥用药,
从源头上减少农药使用量,防止农药残留量超标。
6. 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普遍存在无包装、无标识的现象,导致即便在检测中发
现问题,也很难追溯到责任主体,让本来就有限的行政执法监管力量难以发挥作用。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的建成,不仅是落实中央要求,也是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迫切需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已
上线运行,该项目以责任主体登记和产品流向管理为核心内容,分为信息采集、信息
查询、分析决策、数据共享四大业务系统,通过赋码、打印、张贴使用等形式,实现
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和农业执法队伍要发挥利用
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加大检测力度和执法力度,大大提
高监控农产品市场的能力,杜绝有问题的农产品进入流通、销售环节,实现农产品质
• 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