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143
» 第六章 农产品检验质量控制
(二)粮食检验与质量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重视粮食内在品质的检验
步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人们对粮食检验也提出了
新要求,从最开始的凭借感官及物理方法来进行检验到现在通过各种大型仪器设备来
对粮食的品质指标进行检验,分析粮食品种的内在成分。人们对于优质粮油的需求越
来越高,对粮食内在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重视粮食内在品质的检验,能更好地对
各地推广种植的优质或优良品种内在品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
实施中央“三农”政策,引导农业种植及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改善市场
中粮食的结构,通过更加科学的营养配比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粮食产品是粮食产业
发展的方向。
2. 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
粮食质量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粮食收购阶段出现掺假现象会对市场的良性
竞争带来严重干扰,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粮食流通
过程中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粮食流通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
的惩处力度,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来确
保人们“舌尖上的安全”。针对粮食质量的安全检验需要有明确的治理对策,重视食
品安全指标的检查,如镉等重金属的监测工作需要严格把关。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粮
食中的微量元素的质量监测,保障粮食的营养。
(三)粮食质量检验要求
1. 注重粮食的感官品质检验
针对稻谷、小麦、玉米这一类能够通过气味和色泽进行判断的粮食产品,需要提
升粮食质量感官检验的能力,让检测人员通过粮食散发出的气味以及其主要的光泽度,
进行嗅觉、视觉上的检测;通过品尝熟化后的粮食口感,进行味觉上的检测。品质优
劣的产品会有明显的感官区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测验者的主观意识影响,但
这是最快速最直接的品质检验方式,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少。
2. 加强粮食储存指标的监测
通过对脂肪酸值、面筋吸水量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判定粮食的储存状态,及时发
现粮食质量问题,为储粮的科学轮换提供可靠的数据,避免储粮品质监测出现纰漏。
特别是稻谷中的脂肪酸值的变化很容易对粮食的品质产生影响,由于酸性在粮食作物
霉变的过程中急剧增加,造成粮食本来的营养价值降低,最终粮食的口感也受到严重
影响。
3. 开展粮食质量检验复核工作
针对在粮食质量检验中检出的不合格样品,要开展检验复核工作,做到检验过程
•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