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1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231
» 第八章 基于农产品检测构建下的高质量体系建设
单一,仅限于有机磷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等较高毒性)残留的检测,使用局限性大,
操作过程还易受具有还原性杂质的干扰。
(4)活体生物检测
活体生物检测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活体生物对农药残留的敏感反应,通过不间断观
察活体生物死亡率来判定农残含量。该方法不需要仪器设备与试剂,无需前处理,但
不能确定农药品种,准确度低,对农药适用范围窄,检测过程耗时久。
(五)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对策
1. 加大投资,完善检测体系
政府要充分认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
性,要加大投资力度,强化保障措施,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抓住国家支持基层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快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
公共服务机构。
积极推进乡镇检测体系建设,实现乡镇检测室全覆盖,不断增强和完善检测功能,
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设立内检室,全面开展自律性检测,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地方财政要积极安排落实专项检测经费,为农产品检测工
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强化宣传,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深入生产基地
为群众讲解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性,指导他们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购买和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及禁用物质,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
规定,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督促基地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使用档案以及生产记录档
案,妥善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保存期 2 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通
过宣传不断提高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的认知水平,保证他们能够按照标准进行生
产、加工和经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 开展培训,提高业务技术人员素质
组织业务人员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对基层检测人员、
企业内检员重点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知识、操作技能等技术培训,对村级监管员、生产
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技术负责人及相关生产骨干重点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
训。积极组织乡镇检测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多为大家提
供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对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自身业
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 推广新技术,推进标准化生产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指导生产,严控生产过程,引导农产品生产者按
• 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