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5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295
» 第十一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及建议
标准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如产地土壤安全质量的分等、定级标准,产地适宜性评级技
术规程,产地安全质量划分技术规程等产地安全管理急需的一些标准和规范,以适应
产地安全管理的需要。
3. 产地安全质量普查和例行监测
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产地安全的普查工作开展,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地
安全的普查工作,对产地的土壤、水体、大气、污染源、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等进行
全面的普查与检测,要基本做到详细记录各地区产地安全的细节工作,了解其污染源
头以及特点,并针对其特点选择相适应的解决方案进行解决。
二、农产品产地环境的基本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的基本形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导致的
农产品质量问题严峻,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我国
频发“镉米事件”。2014 年 4 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
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镉点位
超标率达到 7.0%。据统计,中国约 10% 的稻米存在镉超标问题。水污染对水产品以
及其他需水量大的农产品质量危害巨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调
查的 55 个污水灌溉区中,有 39 个存在土壤污染。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污水灌溉导致
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此外,大气污染、噪声、震动等因素也会使得动植物农
产品品质下降,而大剂量核辐射甚至会导致畜禽以及水产品发生基因突变而无法食用。
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产品产地及其周边工
业企业污染。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农村是“山清水秀太阳高”的家园。但近年来,一
些地方为了实现县乡经济增长,不惜为高污染、高能耗的投资项目开绿灯,加之大中
型城市环境监管严格,地价、劳动力等成本较高,一些工业企业便转移到郊区、乡镇
或者农村,而不少这样的企业排放的“工业三废”未经有效治理便直接进入环境,造
成农产品产地及其周边环境污染。在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
开发活动也是造成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二是农业投入品污染。农业生产
者为了增产增收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这些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虽然保
证了产量,但降低了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了农业病害虫的抗药性,以至于投
入品的使用剂量、药性、频率被迫节节攀升。农药、化肥等投入品进入土壤和水体,
造成了农用地土壤污染沉积,河湖水质下降。三是污水灌溉的使用和推广。污水灌溉
不仅能够解决灌溉水不足的问题,污水中所含的氮,磷、钾、锌、镁等化学物质,以
及丰富的有机质悬浮物等可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为了发展农
• 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