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91

» 第四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重金属检测




                细胞减少。第四,神经毒性的作用。汞是导致神经毒性的主要重金属,尤其是甲基汞
                会对鱼类大脑造成损害,导致流产、先天畸形和幼鱼的发育差异。此外,甲基汞也会
                造成鱼鳃损伤,进而破坏鱼体内的离子平衡,影响鱼体的渗透调节。第五,遗传毒性
                效应。砷可凝结蛋白质,它与辅酶结合,并在整个呼吸过程中抑制三磷酸腺苷的生成,
                高水平砷暴露可导致死亡。虽然砷的致癌机制尚不清楚,但一些文献表明其可能存在

                遗传毒性效应。此外,镉、砷、镍、铬等重金属可引发碱基对缺失、突变或自由基氧
                攻击 DNA。第六,生理损伤。重金属也会引起鱼的一些组织学改变,如鳃的退化或
                肝脏的脂肪变性。镉、镍、汞、铬、铅、砷是造成鱼类畸形的主要因素。铅、砷、镉、

                锌等重金属也会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鲤暴露于镉溶液中,其脑垂体催乳素细胞分泌
                量增加,血浆中肾上腺皮质醇浓度明显增加,扰乱其内分泌系统。第七,对寿命和病
                死率的影响。即使是参与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金属,也会通过代谢干扰和突变对鱼类
                产生不利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包括健康水平的下降和生殖障碍,最终导致癌症与死亡。

                重金属对鱼类的病死率、繁殖率、个体生长率和生理能力影响最大。受到重金属危害
                的鱼类表现出免疫系统缺陷,容易感染传染病,病死率更高。
                    (二)重金属危害的预防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可以通过自然界自身长期的物理净化、化学净化或生物净
                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自然降解。农产品种植者应积
                极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食用农产品被重金属污染。
                    1. 保护环境,增强防范意识
                    重金属污染大多是人为造成的,应重视重金属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增强人

                们环境保护意识,加强防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环保规定。企业要提高生态安全意
                识,重视人类生存健康,加强自律,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将措施落到实处,大力推广
                闭路循环、无毒工艺,对工业“三废”进行净化处理,控制与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与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 从源头出发,控制与消除污染源
                    农产品离不开生长环境,生长环境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成土母质、矿山、煤油
                开采、未经处理的工业(电镀、冶金、涂料等)“三废”的排放以及农药、添加剂的

                使用和交通污染。除汞以外,多数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
                然沉降和降水进入土壤、河流及近海域,被作物或水生生物吸收。此外,生物也可直
                接从大气吸收气态或尘态铅和汞。铅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以及采矿、电池生产、
                冶金、油漆和涂料、煤炭燃烧等工业“三废”;镉污染来自核工业、电镀和化工领域

                的“三废”以及含镉农药和磷肥的施用;汞污染主要来自氯碱生产、金矿开采、燃煤
                电厂降尘富集等;汞污染除气态或尘态之外,还有拌种用的醋酸苯汞、氯化乙基汞等


                                                                                          • 77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