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49
第五章 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程的顺利实施。课程的整个发布过程是流水线性进展的,从课程登记到课程资源
准备和设计到内容的格式化和标准化、建立课程站点、初步评价、阶段发布、故
障排除和完善等,各环节紧紧相扣,流水线化保证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降低了项
目运作成本,并且分工和协作,从而整体推进了工作进度。同样,中国高校大数
据教育管理发展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架构,才能使数据采集、管理、使用、维护等
各环节衔接有序、运转顺畅,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高校要借
鉴发达国家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经验,依据国家《纲要》的精神,制定符
合学校定位与发展实际的大数据发展规划。坚持业务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建设
与运维并重,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大数据发展战略规划目标,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
任务聚类,要提高制度建设、规划方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全员的利益,加
强需求调研广泛参与和透明性,让数据中心的建设效果最大化。
四、创新大数据教育管理分享机制
高校教育管理数据资源开放程度越高,产生的价值则越大,没有共享和开放
的数据,只能是一堆没有生命和意义的数字。高校教育管理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
放的程度包括低、中、高三度,高校公共数据资源低程度统一开放仅限于部门内
部,中等程度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限于地区,而全国统一开放的高校教育管理
数据库则是高程度的,当然更高程度的统一开放是面向全球,从而达到人类知识
信息共享。
(一)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
公共数据服务正成为未来新兴产业,逐渐走向集成、动态、主动和精细的发
展阶段,但是在数据公开方面,引导潮流的很难是个人或企业,如同《三体》中
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竭
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
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
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惇论的解释。”显然,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应是数
据开放潮流的引领者和规则制定者。开放共享是大数据价值的生命线,高校作为
社会思潮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思想开放、兼容并包是应有的品质,构
建高校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成为必然。但是目前高校开放和共享意识还不够,除了
部分“211”高校尝试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外,高校“马赛克”现象还比较严重,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