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48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需要重新调整,信息化部门要从单一的技术管理型向技术型与管理型并重的方向
            转变,加强海量数据的分析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对此,中国当前急切需
            要探索首席信息官(CIO)的运行模式,统筹高校的信息化规划、系统建设、应

            用推广和业务协调等工作,在二级学院、单位和部门均设置专门的信息员岗位和
            人员,使信息化嵌入高校的每一个单元之中,尝试推进两级信息建设(信息员制
            度、学院试点制)。2016 年 6 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
            提出,要建立“一把手”责任制,逐步建立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

            度,全面统筹本单位信息化规划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在“中国高校
            CIO 论技”上提出“信息的核心就是利益重组与流程再造,只有确立了 CIO,才
            能真正实现重组。”美国超过半数的大学均设有专职和首席信息官(CIO),参
            与制定学校战略性发展规划,为学校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设计和

            管理学校技术服务与应用,建立信息技术与大学变革之间的桥梁。调查显示,“独
            立设置 CIO 职位(参加学校决策,具有副校级别的权限和责任)的学校占比
            39.3%,副校长具有 CIO 头衔的比例为 16.18%,教务长、校长等具有 CIO 头衔
            的比例为 6.93%,技术部门主任具有 CIO 头衔的比例为 28.9%。”这对中国有一

            定的借鉴意义,不管是独立设置的 CIO,还是兼职 CIO 头衔,都要根据各校实际,
            关键是要发挥他们在学校决策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必须能够影响大学决策,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上水平、管理智慧化。一个称职的高校 CIO 必须具有复
            合能力,包括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教学和课程改革领导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领

            导能力等。在工作态度上,高校 CIO 要积极主动,不能等待 CEO 来灌输发展战
            略、业务部门来反馈 IT 需求、下属来汇报系统问题,而是积极主动向 CEO 提供
            决策影响,且不断提高影响力。在工作内容上,高校 CIO 不仅要关注技术,更
            要关注业务。IT 的业务价值在于一是业务运营、二是业务增长、三是业务转型,

            如果不关心所在机构的整体业务目标和战略,那么就无法提出引起领导层兴趣的
            方案。在工作创新上,高校 CIO 要学会变革管理。总之,高校 CIO 一定要积极
            推动创新,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应用创新;一定要主动研究变革,不论是技术变
            革还是研究组织变革;一定要关注目标,不仅 IT 目标更重要的是总体发展目标。

                (三)明晰发展架构
                省理工学院的 OCW 项目目标定位清晰、体系结构合理,OCW 项目总监行
            政部门的出版组、技术组、评估组、沟通组四个职能团队各司其职,保障开放课



            140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