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43

第五章  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业软件的宣传推广策略,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的宣传策略应更多注重体验性,营销
             策略及盈利模式更应注重分步有偿化或“貌似免费”法,技术策略更应注重简单
             化与融通化,即平台功能丰富、融通,软件使用简单易学。当然,智慧教育理念

             深入人心、智慧教育技术的“教技合一”必定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有效的宣传
             和推广,可将这个过程的时间变短。

                 七、缺乏有效激励


                 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发展在教师中存在一些阻力,虽然多数高校为数字化
             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一定额度的资金奖励、提供资源开发工具、提供资源开发的
             相关培训和一些技术支持,但是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成为中国高校大数据教

             育管理发展的另一障碍。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
             大数据教育管理的认识不足。教职员工对什么是大数据教育管理,大数据教育管
             理会带来什么效果、MOOC、SPOC、微课等对传统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等

             问题,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更不能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和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
             而采取教育教学变革。二是大数据技术、翻转课堂、慕课及微课等新技术群给教
             师带来学习压力。人的本能是守旧和惰性,对新事物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因此,
             智慧教育的教育方案、大数据教育管理的软件等必须朝着“方便、简单、智能”

             等方面发展,这样才能从技术使用的简单易用方面占领市场、赢得用户。三是大
             数据教育管理的优势并未充分显现。特别是在大数据资源建设初期,大量的数据
             输入和管理工作,似乎遮蔽了大数据技术使用在后期会产生的种种“好”,这种

             “近视”现象也是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阻力产生的根源之一。当然,面对数据原
             居民的大学生,作为数据移民的教师需要勇气向“旧我”挑战和超越,只有顺应
             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潮流,提高自身数据素养和信息素养,才能在数据时代创造
             新的成绩和发展。
















                                                                                    135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