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42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信息孤岛。据计世资讯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 80% 的数据中心闲置,一整天中
大约 15% 的处理周期在进行工作(包括高校数据中心),而 Google 的在线应用
的数据中心 CPU 利用率只有 30%。相对来说,科研信息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科
研数据的共享问题。据教育部 2015 年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
显示,中国高校科研信息系统建设较为落后,只有 20% 的高校建立科研知识共
享平台,26% 建立科研项目交流平台,也是在教育部大型仪器共享政策的引领下,
也才有42%的高校建立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使用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当然,
从 2012 年开始,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的一批知名高校开始重
视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应用。例如,武汉大学建成了网格系统与高性能计算系统,
正在进行物联网实验室与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未来将 DragonLab 学科研究与科研
创新平台为基础,对校内外实行教学资源的全面开放;华东师范大学利用预警系
统跟踪学生的餐饮消费数据,分析学生是否有经济困难,是否需要帮助。数据的
分析利用才是数据中心存在的价值,虽然大数据资源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离重视建设到应用驱动、建以致用还需进一步突破。
六、缺乏协同创新
首先,当前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还存在校企深度合作不足的问题,大数
据应用产品缺乏,活跃的企业不多,如华为与 85% 以上的“211”高校合作建设
智慧校园。其次,成熟的教育软件不多,校企合力不足。目前,高校信息技术软
件应用系统建设模式主要有:购买成套产品、学校主导与开发商合作共同研发;
用外包系统,很多定制;用外包系统,很少定制。其中,购买成套产品占大多数。
高校教育管理软件不够成熟,由于企业擅长技术而短于业务,而高校擅长业务却
短于技术,二者研发合力不强。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技术企业要根据高校
具体业务要求进行定制化开发,针对教育软件用户在教育实践中的痛点,研究急
需改革和解决的问题根源。当然,更提倡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发挥熟悉业务、了解
实践需求的优势,自主开发研究系统。最后,还存在优秀智慧教育方案推广不足
的问题。相比国际发达国家智慧教育,中国智慧教育起步较晚,智慧教育技术研
发效能与觉醒程度及创新实力正相关,推广应用效能与观念解放及技术运用能力
正相关。“好酒也怕巷子深”,缺乏有效的宣传,导致优秀的高校教育智慧设备、
教学资源和智慧应用方案得不到广泛运用。借鉴支付宝、滴滴打车、百度云等商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