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29

第一章  教育理论



             是如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深入探索并比较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并掌握到
             国内外主要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分类及其优缺点,可以对其进行借鉴,纳其精华
             去其糟粕,充分融合国外管理模式的优点,并进而结合国情进行改革创新,推动

             中国教育管理模式的进步。另外,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身的
             一次深入反思与思考,因此其借鉴意义在纳优之外还体现在对自身问题的探索发
             现,只有真正客观地发现并了解问题,才能进一步结合问题去进行改善,从而弥
             补自身不足,实现管理模式的拔高跨越。


                 二、国内外教育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一)国内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1. 传统的班级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传统的班级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一般是以“学校—学院”两级管理的模式为
             主,具体如下:学校层面,党委领导学生工作并且交给一位副校长分管;学院层
             面,一般主要是学院党委副书记或副院长负责,之后将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
             辅导员三者链接来组成学生工作办公室,以此为核心负责学院的学生工作。也就

             是以学生班级作为完整管理单元的三级科层管理模式,核心构建是“辅导员(班
             主任)—班委会(班长)—宿舍长”,但是随着新时代潮流不断推进,传统的班
             级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面临挑战,后续发展还需调整更新。
                 2. 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

                 书院制管理模式本质上是属于当下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模
             式。其根源是中国古代书院制,但是与古代书院制具有私学性质的制度不同,其
             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一些住宿学院的管理模式,因此可以说书院制是将素质
             和专才教育结合,目的是实现均衡的教育目标。相对来说更为新颖,也能在一定

             程度上就目的的实现发挥推动作用。
                 3. 中央集权型教育模式
                 中国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主要采用的是中央集权型教育模式,这套教育
             管理模式的核心内核即是由国家中央教育部门来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高校发展需

             要结合中央教育部门的发展要求来进行,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能够更好地统筹全
             国各大高校协调发展,但是也会阻碍各大高校办学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提高,从而
             不利于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也不利于定向培养特殊人才。



                                                                                     21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