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26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是指论文的问题、理论和方法。最后一层是我们在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中遇到的
最大瓶颈,如问题意识不强、缺乏学术性和学术创新、没有选用适切的研究方法
来研究问题等。
(二)教育理论的“元研究”
由于教育理论具有高度抽象的特性,因此对教育理论研究本身需要进行深入
研究,即开展教育的“元理论研究”。例如,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具体研
究方法、研究范式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进行教育理论研究
的重要指标,只有选用、会用、活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才能保证教育理论研究
的科学性、实效性与应用推广。人文社科类研究,特别是教育研究,可以创新的
空间十分有限。前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中有益于实践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是需要继
承的,而教育研究创新就是在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实现超越,这将是十分困难的
事情。又如,当“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提出之后,有研究者提出了“高等教育
内外部关系规律”,但是客观地讲,后者并没有超越前者,也没有实现根本上的
创新,无非是在“教育”前面添加了“高等”二字。如果照此逻辑推演下去,那
么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成人教育是否又可以形成职业教育等内外部
关系规律呢?而这样的规律是不是就属于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呢?王建华
认为,不管是政府宣传的教育规律还是教育研究者阐述的教育规律,都既不能成
为一种强制性的话语,也不能成为一种用来说事的无意义的套话。真正的规律会
自己起作用,而无需外力的强制。无论在哪个领域,规律必须接受并能够接受实
践的检验,仅仅停留在逻辑上或信念上是不够的。所谓的教育规律虽然反映了教
育领域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某种特殊性,但并未揭示出人的教育的某种真理性的东
西,而更多的是对于教育领域历史或现状的经验性的概括,甚至只是对于某种规
则性的误读。
(三)考评机制的制度构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教
育研究中以量化考评为主的体制机制却未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不过,国家也已
经先后出台了破“五唯”等系列教育政策来推动教育评价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
体制机制的改革,如分流考评、“学术代表作”制度,给现有教育科研人员松绑,
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之中,而不是疲于应付其他各种事务。
教育实践者为了完成所在学校要求的量化考评工作内容,往往会怀着比较急功近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