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25
第一章 教育理论
因实证主义旗帜的高扬而停止过。在大历史的脉络中,由于价值和真理的复杂联
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和谐的。加上受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和
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影响,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作为两个不同的职业被分离开来,
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分别长期处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中,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明显
不同,西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在长时段中处于失谐状态。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融合
为了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从分离走向融合,我们可以选择如下的
路径:重视教师群体的专业训练、开展教育理论的“元研究”、重构考评机制的
制度建设和重点培育学术研究的文化氛围。
(一)教师群体的专业训练
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抑或教育实证研究,现有的教师群体比较缺乏专业知
识、专业技术、专业情感和专业思维。为此,需要加强教师群体的专业训练。出
于教育变革的发展需要,中小学学校应该制订学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定期或不
定期地组织与选派教师去国内外名校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学历,培训技能,实现
从单纯教学到教学、管理与科研相互融合的角色转变,丰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
识,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专业科研热情。
同时,邀请国内外教学名师或大学教授等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与指导教师的科研,
参与教学名师的项目,加强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沟通交流,重视中小学学校
的校本研究,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研
带来的作用,尤其是行动研究。这不仅仅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而且
也是基于经验之上的理性分析和理论建构,让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理论成果成
为指导未来教育实践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教师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主要成员,
还有刚入教育研究之门的学术新人们,如果进行过专业化和系统化学术训练,就
能够加速科研成果的产生、转化和运用。以学术论文的阅读、写作与发表为例,
可以参阅论文读写改的“4 个层次 12 个要点”原则进行学术训练。具体而言,“4
个层次 12 个要点”主要包括表层、中层、深层和高层。第一层表层,主要是指
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引文。这里的引文主要是指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如有期刊
要求你的引文至少要引用 10 篇论文等。第二层中层,主要是指论文的框架、结
构和思路。第三层深层,主要是指论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第四层高层,主要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