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20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新中国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实践、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结
            果,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具发展的阶段性。例如,对教育地位的认识,新中

            国成立初期,出于政权巩固的需要,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改革开放,
            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二大以后,对教育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从十二大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
            的战略重点”,到十五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六大明确教育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提出“优先
            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九大提
            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们对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逐步提升,教
            育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彰显,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到“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

            优先位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习近
            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教
            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
            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

            众期待相契合、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在“培养什么人”上,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
            人的发展越来越全面。在“怎么培养人”上,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实施素
            质教育到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

            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新时代强化“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为谁培养人”上,从“教育为
            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再到

            新时代提出“四为服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对教育根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
            高度、新的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对新时代教育问题的回应,
            为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针。例如,新时代提出的立德树人、劳动教育、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等重要思想,指引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为贯彻落实
            这些思想,我们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



            1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