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6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脱离社会的教育,尤其现代教育都是国家主导的,更不可能脱离国家的要求。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反映党和国家的意志。教育受政治、经济制约,但不
等于政治、经济,教育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与政
治、经济并列存在。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以“决定”之名,把教育等同于政治、
经济,以政治、经济的逻辑办教育,抹杀教育自身的独特性。“文化大革命”期
间就犯过这样的历史错误,因此必须警惕,不可重犯。教育受政治、经济制约,
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服务,具有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
是通过培养人实现的。教育通过培养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为政治、经济发
展服务。所以,新时代的教育,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
来促进社会的进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的根本就是培养人。怎样理解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把人的本质理解
为抽象的、固定的、终极的。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人的本质抽象化,认为人的本质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毛泽东批评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
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
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人是在社会中
发展的,社会是人的发展的土壤,人的发展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因此,教育必须
为社会培养人,而不是抽象的发展人,发展抽象的人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根
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先后提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
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强调把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国家、
民族发展之中,因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只有融入社会中,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定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定位,是对其理论价值和理论地位的定
性。有学者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
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这样的认识,
同样适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