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42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目前在线教育被多用在语音课堂中,学生能够通过在线
            互动的方式及时的提问、交流,教师给予及时的回答。可以说,高校教学改革中
            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是颇具成果的。

                高校课堂气氛是教学方式是否使用得当的重要检测标准,中国的应试教育体
            制下导致了许多的大学课堂中会出现学生一味地记笔记,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幻
            灯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作为考试复习的重点资料,这样的情况使学习变得枯燥无
            味,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校教学改革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

            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将高校课堂向外进行延展,不拘泥于书本,教师和学生开始
            了讨论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散思维和开放思路,及时向教师反馈对
            知识的独立想法,同时教师也能够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唤起学生自身的学习兴
            趣,给高校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下,高校课

            堂学术气氛变得浓重,大学生开始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大学生在课堂
            上玩手机、睡觉的情况在减少。而对于一些高校教师,能够经常的开展研讨性课
            题,带动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学生都纷纷愿意进入这样的教学课堂里,
            并且开始自发自主地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可见,在高校教学改革中,高校教学

            方法得到了大大的改进,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下发展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初见成效。
                (三)教学制度采用灵活式
                中国高校的学分制度已经实施多年,这也是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
            本、因材施教”理念而一直被沿用至今的教学制度。当前高校在学分制的体制下,

            一改对学生硬性的学习指标要求,针对课程的重要程度对每一门课程设定了相应
            的学分,随着现在教学的要求,各科的学分比重也在进行着较大的调整。目前中
            国高校各学科中,学分最高的课程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样的行政基础课
            程,这是在中国大力倡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教育模式下,最为重要的人才

            培养环节。然后,针对各个专业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分较高的课程,如管理学专
            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学分较高,信息管理专业的物理学课程学分较高。这也是在现
            代教育理念下因材施教的重要践行,不同专业的人才要相应地学习不同专业的课
            程,并且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和专业性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另外,在高校教

            学改革中还提升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在现代人才培养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和关键,而高校开展实践类课程能够使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
            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在大学阶段就参与到实践中去。这在现代高校教学学分体制



            34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