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44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课的学生为 15 人,占比 50%,偶尔逃课的学生又继续增加,占比 30%。大四是
            逃课的高峰时期,从不逃课的学生仅 6 名,多数的学生开始偶尔的逃课。总之,
            大学生的出勤率随年级的增长而减少。

                2.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调查
                大学生所学专业决定着未来的就业和生存,因此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大
            学生有兴趣的专业学习,学生才能够认真地对待所学的专业。而大学生对专业的
            态度是通过他们在选择专业和对专业的兴趣中体现的。

                (1)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
                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自己未来想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行业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学生专业的选择上往往不是遵从自己的意愿,有的学生是由父母根据对自己
            的想法来确定,有的是考量到未来的生存,有的是因各种原因而进行的调剂。从

            调查的结果显示,由根据父母的意愿进行专业选择的和根据社会形式进行专业选
            择的占比都非常高,都达到了 30%,而学生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专业的为
            25%,还有一部分是根据调剂。这也说明了大学生现在所学到专业兴趣并没有达
            到非常好的状态,如果学生不能遵从自己的意愿,那么很难会产生对本专业的学

            习兴趣。
                (2)大学生对目前所在专业的兴趣调查
                大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地意识到对自己所学专业
            是否具有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在入学的时候没有兴趣,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逐

            渐培养了良好的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在入学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却在
            学习中逐渐地发现了其他的兴趣点,导致对本专业没有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大
            一的学生普遍对专业的兴趣没有太大的偏向,基本上呈现一般的状态,到大二的
            时候,学生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相应的非常感兴趣的或者不感兴趣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到大三,直到大四的时候,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对所学专业兴趣
            的人数已经占比较大。这也可以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学习取向是可以通
            过学习来进行培养的。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问题:

                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少高校学生在大学生涯初期感到迷茫,对于高校学习的
            目标并不明确。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而真正
            等到学生跨入大学的门槛后,他们的学习目标在短期内并未进行确立,对于学习



            36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