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45

第二章  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教学改革



             生涯也并未做规划。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经历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对于学习产生厌
             倦。有超过一半比例的大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进行大学阶段学习的目的并不
             是提升自我能力,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专业选择存在盲目性。有一部分大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缺乏主见,盲目
             听从父母和周边人的意见,使得自身在进入高校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失去
             了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的动力。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方向都以就业情况和父母要求
             为主。只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来选择专业的。专业

             选择的盲目性,使得大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于高中学习,单纯的死记硬背,
             往往适得其反,学习效果较差。一些大学新生在刚入学时,还并未从高中阶段的
             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中走出,并未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大学课程的特点选择更为适

             宜、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效率一般。有 71% 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现有的
             学习方法效果不够理想,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学习效率不高。
                 缺乏学习兴趣。现阶段,一些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时,缺乏针对性和互
             动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不高。教师上完课就

             离开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课下交流较少。加之,学生在大学阶段身边
             的诱惑较多,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学习主动性与高中时期相比,明
             显下降。有接近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不够努力,还有一些学生抱着“混
             日子”的想法,在大学里得过且过。

                 以上大学生学习情况可以暴露出中国现在高校改革后学校教育下大学生学习
             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可见,中国的高校教育改革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尚存在教育
             内容的单调性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存在教育方式的弊端,导致学生逃课现
             象的常有发生,还存在教育制度的问题,导致学生选择专业尚且具有盲目性。在

             现代教育理念视角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是重中之重,
             但是当前的学生学习情况并非相应的体现。因此,必须通过及时发现中国高校教
             学改革中的不完善之处,找到原因,并寻求出路。












                                                                                     37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