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50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围的营造上缺乏学术和文化沉淀,而真正良好的学术氛围是要靠学生和教师在多
            年的教育和学习中沉淀下来的,如学校的校训和多年形成的校园文化,高校正是
            缺少了这种教学环境,导致高校教学改革难以落实。最后,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

            内部环境的核心,教师对高校教学改革的理念是否真正理解,是否能够贯彻落实
            教学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影响中国高校教学改革落地的重要环节。而目前,
            中国高校教师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不足,教师对“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完全吸收,导致对学生的教育能力不足。


                  第四节  现代教育理念视域下的高校教学改革建议



                一、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理念改革

                (一)强调学生价值,关注人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提出是教育系统的一次改革。主要提倡重视学习过程中学

            习者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习者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
            疑惑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本领。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教育理念不同于解放初期传统教
            育中知识和思维的单方面转移,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后流行的工具崇拜主义,它更

            加侧重于强调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和经济发展
            的必然产物,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教育中绝对权威的角色,学
            生也摆脱了被动地听从安排的状况,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的主要角色。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者本身的价值,侧重点不是强调学习成绩怎样,而是学

            习者通过学习过程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问题的看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对
            学习过程的感受以及对于结果的评估。教师则转变角色为“指点者”“询问者”,
            在这些转变的过程中,不只是体现了学生的价值,同样教师也是受益者,教师的

            价值也得到了彰显。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像是文化的“传话筒”,教师
            要严格遵守教学大纲,进行备课、讲课和检查作业。学生成绩是教师教学任务完
            成质量评价的唯一准则。而指导教学行为的教学大纲是国家按照发展要求和社会

            需求编制的,并没有考虑教师自身的需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主题的设定由
            教师和同学来参与选择,充分融合了学生的兴趣,也体现了教师的诉求,与此同
            时研究性学习规定教师要系统学习有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个要求本身对于



            42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