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52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个个体具有差别,在一个具体个体之中存在的多与少、激发出来的程度怎样的问
题。具体到每个人,创新意识是需要刻意开发才能充分展现出来的,在中国传统
教育的长久填鸭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们一直被动被灌输知识以及完美的答案,
思维模式已经被固化,发散思维明显匮乏、面对事物灵感缺失、自由联想式的思
想碰撞少,最终体现为创新思维不足。目前,社会和学校已经意识到学生的这种
不足,为了培养出具有创造思维和独立自主意识的人才,持续进行高校教育革新,
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推动了高校革新的进行。研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独
特的思维方法,支持和鼓励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有个性的想法特别是全新的
思想,进而通过自己查找相关资源、向教师及学科专家讨教等规划出实施方案、
应用新的思维去感受新的事物、得出新的论断。也许经过一番学习、最终得出的
研究结果是片面的、错误的,那也无伤大雅,起码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
思想得到了提升。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造都是在新思维的指引之下通过一次次的
挫折、失败、思想起落、碰撞之后形成的,因此重视创新意识,是中国高校改革
冲出旧思维的关键措施。
(二)调整教学内容,适应时代需要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基石,也是关键,
兴趣是达到一个目标最本质的起点,如果对学习发生兴趣,自然而然地,他就会
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进而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如何让学生对文化
发生兴趣是长久以来大家探讨的热门话题,如果学习能满足他们对未知的热情和
探索新知识的欲望,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就是学习知识的内部动力了,对
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内容之前,应该主
动探求学生有什么样具体的需求和希望,试着去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激发
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所以,在高校教育体系革新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兴趣之于
学生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环节设定上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才能真正做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三)加强基础教育,培养学术人才
一种新事物的发生发展,或多或少会引起人们的质疑,由于研究性学习着重
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很多人就对研究性学习产生了怀疑,认为
研究性学习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认识的误区,研究性
学习展开的前提条件就是具备丰富的基础和理论知识,特别是学科相关的以及新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