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91

第四章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思考



             是“善”的技术,反之而为一种“恶”的技术。“以人为本”的观念也是一种合
             理的技术利用观,可以称为“技术应用观”。观念决定后果,一定程度的技术应
             用观可以直接影响技术应用活动产生的后果,传统技术伦理思想中技术的“物化”

             与人们的实践需求产生伦理冲突时就需以正确的伦理规范来约束技术应用主体的
             行为,如果技术应用造成巨大社会风险则应立即终止技术的使用。
                 高校教育技术应用过程应尽量降低技术教学管理中对师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教师技术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自身技术应用是否规范、是否遵循“以人为本”

             的伦理原则。教育技术主体必须时刻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应用观,承认教育
             技术承载正面教育价值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现代化的技术教育手段并不是单纯的
             知识灌输媒介,必须提升辩证看待教育技术价值的能力,谨防技术伦理风险问题
             产生。

                 (二)责任伦理思想信息
                 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物质基础获得极大满足到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阶段,
             而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是诸多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努力使技术进步与合理应用
             之间保持平衡,实现教育技术的长足发展是如今信息时代面临的重大难题,保持

             对技术合理利用的谨慎态度同时也应强调技术主体所应承担的相关伦理责任。
                 20 世纪初最早提出责任伦理概念的是马克思·韦伯,他认为一切有伦理动
             机和目的行为的产生都要受到伦理思想和责任伦理思想中任意一个的支配。马克
             斯·韦伯曾指出:“责任伦理必须是一种无条件的命令宣示,这样才有其道德意

             义,否则只是一种机会主义。”责任伦理思想的存在是为了强调相关主体的行为
             具有一定的价值性、主动性、责任性,同时也是为了唤醒社会成员正确的价值意
             识和主动意识,从而促进社会伦理问题的合理解决。面对技术利用产生的伦理风
             险,我们整个社会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以责任伦理为主要依托来疏导和规范人们

             正确的技术应用行为是如今应对技术伦理争议问题的基本需求,也是建构和谐社
             会发展的时代所需。
                 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也伴随着日益增多的技术应用难题,现代教
             育技术逐渐对高校师生的技术教学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冲击着高校领域技术应用

             主体的责任感,基于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社会现实,技术应用
             主体有责任担负起现代教育技术良性健康发展的重任,对高校技术应用中可能出
             现的伦理问题进行伦理层面的反思尤为必要,在高校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强调师



                                                                                     83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