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93

第四章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思考



             应用行为处在正当的伦理规范引导下,才能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朝着健康良
             性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价值与伦理审视


                 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蕴含伦理价值


                 从对技术承载价值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关于技术价值论的说法有多种表述,
             其中包括技术负荷论和技术中立论,而这里所研究的价值论倾向于价值负荷论,
             此价值论承认技术承载一定的价值并对技术本身包含的价值判断作出肯定,技术

             不再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它有好坏与善恶之分,技术的存在决定着社会文化的
             发展,其本身具有价值独立性特征。而教育技术在技术的基础上又包含了不同的
             构成要素,每个要素都承担着各自的角色,教育技术的主客体要素在构成教育技
             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承载着一定的技术价值,高校教育技术应用主体只有充

             分发掘教育技术蕴含的合理价值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
             变革。
                 (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承载正面价值

                 技术价值论认为技术是承载价值的,正如邦格所认为的:“技术在伦理上绝
             不像纯科学那样是中立的,它涉及伦理学,并且游移在善恶之间。”从建构主义
             的观点出发,教育技术是社会利益和文化价值倾向所建构的产物,因此应特别关
             注教育技术应用主体在应用和控制技术过程中的地位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高校教育技术的价值是指教育技术作为学校教学系统的一种客观存在,这种
             客观存在对教育技术相关应用主体的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技术的教育价值满足了
             高校不同群体的需求,这种需求作为教育技术蕴含的工具价值客观地存在于高校

             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教育技术承载正面价值是指高校教师在具体的技术应用阶
             段应把握适度原则,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并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认知差异。不管何
             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都需要借助教育技术应用者开展具体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通过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
             解,加强知识整合、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由于“教育主体主要是通过
             对技术应用过程的实践性掌握,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地创造出自己的理想客体,从



                                                                                     85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