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95
第四章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思考
(二)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负载负面影响
技术负载负面价值的说法是建立在技术对人本身控制的基础上以及人在应
用技术过程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伦理约束,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负面伦
理价值可以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
分析。
1. 从高校教师与技术客体之间的关系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负面影响
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在产生之初极易引起过度关注,某些教育技术在
高校的应用很容易造成教师盲目追求新技术从而忽略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
今,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不再吸引高校教育技术主体的关注,取而代之的是
这样一种情况:无论哪种科目教师都通过课件形式进行内容讲解,技术的应用完
全忽略学科背景,理工科的推理演算步骤不能单纯依靠课件上的几行推理就草草
了事,这种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另外,高校教师也
存在过度应用技术工具的情况,教学目标从关注学生学习效率到关注教育技术带
来的教学效果方面,这些都是技术应用于教学时产生的负面伦理价值。学生是具
有发展性和完整性的独立个体,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不能只顾技术的利用而忽视对
学生主体的情感人文关怀,教师单纯通过应用技术开展教学很可能磨灭学生的好
奇天性,教师在应用任意一种教育技术时都必须树立合理正确的应用价值观并预
设其可能产生的伦理风险,这种预设既包含对教学内容产生结果的合理性预设也
包含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能力产生影响的预设,努力克服现代教育技术产生的负
面价值。
2. 从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负面影响
对教育技术伦理问题的反思即是对教育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人伦关系的探
讨,高校范围内的人伦关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师与学生关系,也即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伦理责任,尤其是“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教师—技
术—学生”教育模式诞生,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资源庞杂且难以辨别,加之虚
拟环境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逐渐降低,系统知识传授方面的操作能力
受到很大影响,这种教育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学习环境缺乏有效引导进而产生伦理
风险问题。智能 App、翻转课堂、网易公开课的广泛应用使教育教学资源呈现海
量化、碎片化的特点,如果学生个人缺乏判断力且教师不能适宜地开展对学生的
个别引导就很容易使学生走入信息判断的误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师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