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99

第四章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思考



             行为,运用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进度和日常生活状态进行后台监管,高
             校多个技术应用主体都能通过教育技术这一中间媒介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具有风险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如果有人的参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就
             会表现出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主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掺杂个人主观因素,
             加之文章的立足点是承认现代教育技术承载着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这也在侧面
             表明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技术应用过程易受人主观意识的影

             响。简单来说,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伦理风险,技术应用主体在享受教育
             技术发展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应对其可能产生的伦理风险做好预判。

                 三、对高校教育技术应用进行伦理审视的必要性


                 正因现代教育技术蕴含的双向伦理价值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审视高校现代教育
             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人们对技术价值的分歧理解,尤其是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技术应用使高校技术主体对技术教育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理解产
             生分歧,过度重视“硬技术”价值从而忽视了“软技术”带来的技术价值,加之

             新冠疫情下高校通过网络途径开展教学任务这一伦理现实,其中不乏对应用网课
             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伦理争议,基于以上伦理现实使我们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研究。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技术价值观存在分歧
                 早在 20 世纪初期对于技术价值论的探讨就曾引起广泛关注,对技术蕴含教

             育价值的不同认知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技术的把握程度各异,技术应用观的不同
             造成对技术价值论的不同理解。近年来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纵观传统网络发展
             对教育领域的作用可以得知高等教育领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虽然
             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成效,但新兴技术种类的繁杂多样以及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冗杂也对高校教育技术应用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网络已
             不能承担更多技术需求,人们对新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实质作用开始各抒己见。
                 教育技术应用在本质上是为了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为高校各项工
             作提供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段支撑,这就要求技术应用主体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始终

             坚持技术蕴含正面价值的伦理导向,在应用技术工具时坚持基本伦理规范以促进
             个人价值的完整实现。从表面来看以技术工具和教学设备为主的教育“硬技术”
             在很大程度上创新着传统的知识获取和教学形式,使得人们普遍关注技术的工具



                                                                                     91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