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04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过度依赖技术要素成分,技术应用过程违背适
度原则造成技术异化问题,同时教师技术应用过程忽略教育育人的本质目的、忽
略技术与教育的本质关联,造成教师过度依赖教学技术。大部分教师认为身边同
事经常存在“满堂灌”教学行为,且只有少数教师会就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后果
产生的影响做深度思考和预判,对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关注度较
低,说明教师对技术工具价值的关注度较高,忽略学生对技术手段的接受情况。
长此以往教师也会变成技术教学的一部分,变成教育技术的操控者、教师变成技
术工具的服务者,技术教学过程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教育本质目的的关注。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彻底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疫情防控期间的线
上授课为例,无论是网络直播还是录播课程的开展都为高校师生带来了极大便利,
教学手段的更新使得教学效果获得隐形提升,录播课可以将教师最完美的一面呈
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技术的强大功能甚至可以替代传统的教师教学。虽然教育技
术应用带来诸多教学优势,但其过度应用对教师主导作用的替代风险则是巨大的,
这一现象也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思索着教育技术手段是否可以完整地替代传统的教
师劳动?
2. 高校学生惰性学习模式催生
吊车中发现近 40% 的学生有过购买盗版电子教学视频、学习资料的行为,
在对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学习资源的学生调查中大多通过线上渠道获取资源,主要
以视频课、线上图书馆、微博、百度、知乎等线上社群方式,44.4% 的学生通过
网络渠道获取学习资源的目的是为应付课堂作业,表明高校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
工具的情况极为普遍且有过度依赖倾向,技术应用行为不规范,技术应用缺乏正
确价值观的引导。高校学生对手机电脑媒介的依赖也较为明显,从高校课堂中的
“低头族”和“手机控”可以体现,学生注意力由教师讲授到关注手机屏幕,课
堂理论知识的整合和把握能力下降,很多学生采用手机拍照来记录教师的课堂教
学内容,但课后进行归纳总结的行为却极少,面对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大多数学生
习惯用手机等工具搜寻答案,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能力降低,缺乏对
新问题的思考,惰性学习模式衍生。
马尔库塞认为科技异化现象的深层表现就是人的异化,科学技术等工具的发
明给人们创造巨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在悄然磨灭人的自身特性,手机电脑等技术工
具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参与对象,没有手机寸步难行是当前高校学生的
96